中银证券(601696)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4月中旬以来,人民币汇率加速调整,但稳中趋升的基准情形尚未改变,呈双向波动、稳中趋升态势。
【资料图】
管涛认为,当前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,境内外汇供求关系基本平衡,汇率杠杆调节作用正常发挥,市场汇率预期保持基本稳定,股汇共振有相关性但无因果关系。综合上述因素分析,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金融市场影响总体有限。在经济复苏大背景下,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具备坚实基础。
人民币汇率不会是线性单边走势
“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关键因素是国内经济基本面。”管涛表示,当前,虽然市场对未来国内经济复苏的具体走势存在一定分歧,但基本共识仍是世界经济面临下行风险,中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。
在管涛看来,目前人民币汇率稳中趋升的基准情形尚未改变。人民币汇率不会是线性单边走势,而是双向波动、稳中趋升。“随着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,经济社会将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。如果积极因素进一步积累,国内经济运行稳步回升,在我国基础国际收支依然较为强劲的情况下,将对今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有力支撑。”管涛说。
此外,政策层面明确,坚决抑制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。5月18日召开的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(CFXC)2023年第一次会议指出,下一阶段,人民银行、外汇局将加强监督管理和监测分析,强化预期引导,必要时对顺周期、单边行为进行纠偏,遏制投机炒作。自律机制成员单位要自觉维护外汇市场的基本稳定,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。积极落实自律规范,研究加强美元存款业务等自律管理,提升对企业的汇率避险服务水平,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,更好服务实体经济。
人民银行、外汇局也强调,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,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,不断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相关政策,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具坚实基础
在管涛看来,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金融市场影响总体有限。
首先,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。高频数据显示,万得人民币汇率预估指数在年初经历一波上升后,转为窄幅震荡。虽然自4月中下旬开始有所回落,但4月18日至5月19日仅回调1.3%,今年以来依然累计上涨0.2%。国际清算银行(BIS)编制的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显示,前4个月分别上涨0.4%和下跌2.2%,后者主要反映海外高通胀、国内低物价的影响,而非竞争性贬值。
其次,境内外汇供求关系基本平衡。管涛表示,2022年9月底,央行上调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,市场主体部分远期购汇需求转化为即期购汇。10月,市场主体的付汇购汇率(剔除远期履约额,下同)由9月的49.8%升至58.2%,此后介于55%至64%之间,持续高于收汇结汇率。受此影响,前4个月,银行即期结售汇由上年同期顺差779亿美元转为逆差98亿美元,但银行即远期(含期权)结售汇顺差492亿美元,同比仅下降了3.1%。
再者,汇率杠杆调节作用正常发挥。管涛说,近年来,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扩大,市场主体趋于理性,汇率预期保持基本稳定。
此外,股汇共振有相关性但无因果关系。“比如,最近人民币汇率连续贬值时期,陆股通资金并未出现大幅净流出。5月11日至18日,陆股通单日平均净流入3亿元,6个交易日中只有2个交易日为净流出,尤其是在17日仍净流入17亿元。”管涛表示。
管涛认为,在经济复苏大背景下,向好因素增多,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具备坚实基础。随着经济修复深化,二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有望较一季度明显回升。A股估值整体水平仍处历史低位,投资者对经济增长预期有改善空间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东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