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,甘肃定西人经常自嘲地说:“定西有三宝,土豆洋芋马铃薯。”一句玩笑话,透着人们对贫瘠土地的无奈,因为“三宝”其实是一种东西。如今,定西人再说“三宝”,语气中明显带着自信和骄傲,因为不起眼的小土豆,已成为名副其实的“金元宝”。
前不久,与马铃薯相伴而生的“定西宽粉”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在兰州举行,当天“定西宽粉”全国巡展活动也正式启动。“这标志着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又迈出关键一步,‘中国薯都’建设又增添了新的动能优势。”定西市市长武和谦说,作为当地农业产业化最早、产业链最全、竞争力最强的农业特色产业,定西已全面构建了产加销相衔接、贸工农一体化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体系。
(相关资料图)
目前,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,产量达500万吨以上,年产脱毒种薯200万吨以上、原原种16亿粒,拥有万吨以上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32家。定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、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。
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定西市按照“抓两头、带中间”的思路,做强产业链前端的种薯繁育和后端的精深加工,稳步推进中端的标准化种植。在这种“哑铃形”格局中,定西马铃薯产业越长越壮,已成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产业。
科技育新品
见到李进福的时候,他正忙着跟相关单位的人谈国际货运班列的事。“8月中旬我们的原原种就开始陆续发货,最近一批要运到泰国。”李进福是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所长,创业20多年来,一直在做马铃薯育种,他自称是个“老洋芋”。
李进福的马铃薯研究所位于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,是甘肃省第一家民营马铃薯研究机构,也是最早在定西引入推广脱毒种薯生产技术的单位之一,目前年产马铃薯脱毒苗4500万株、马铃薯原原种8500万粒,其中种薯出口量占全国马铃薯种薯出口的90%以上。
“定西马铃薯能够不断做大做强,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几十年来持续不断的政策引导和扶持,此外也离不开新品种的培育和新技术的推广。”李进福告诉记者,目前定西种植的马铃薯基本上都是近20年培育的品种,能适应种植和消费需求,具有高产抗病、好看又好吃的特点。
种薯是马铃薯产业的“芯片”。近年来,为提升种薯产业科技创新力、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,定西市加强与国际马铃薯亚太中心、中国农业大学、中国农科院、甘肃省农科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校的合作,开展马铃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种质创新利用、马铃薯新品种审定登记工作。目前,全市累计收集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1500余份,累计登记马铃薯新品种8个。
李进福带领记者走进研究所的雾培室,这座3000平方米的温室内,育种架上是绿油油的马铃薯苗,下面的根茎部分被帘子裹得严严实实。“雾培技术是离地栽培,通过喷洒营养液让作物生长,防止土传病害影响种薯质量。”李进福告诉记者,一粒优质种薯的选育至少需要10年时间,尽管周期很长,但是不选育就永远没有。
据了解,定西市在安定区、渭源县建成马铃薯脱毒基础苗生产供应中心,应用推广椰糠栽培、雾培技术等多项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新技术,从源头上提升马铃薯品质,全市实现了马铃薯良种全覆盖。
目前,定西已累计培育马铃薯种薯企业33家,脱毒种薯销往内蒙古、四川、贵州等10多个省份,出口沙特阿拉伯、土耳其、埃及、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。2023年,全市建成原种繁育基地12.05万亩,一级种繁育基地114.05万亩,已生产原原种6亿多粒。
种植规范化
在定西薯农眼里,同样是种土豆,种法和以前大不一样了。
种什么?“有好的种薯,才能种出优质的商品薯。”在安定区鲁家沟镇马铃薯良种种植示范基地,种植大户何小谦告诉记者,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出原种,再由原种生产出一级种,之后才会向农户或者其他企业提供可播种的种薯。
之所以要经历如此复杂的繁育过程,就是为了解决传统种植模式造成的马铃薯产量、质量下降的问题。“以前是自留种,几年后产量就不行了,病害也多,有的土豆吃起来味道发麻,就是因为病毒的原因。”何小谦说,现在都种脱毒种薯,不仅减少了病害,还能增产。
怎么种?何小谦的基地占地2000亩,是一个集规模化经营、标准化种植、机械化服务于一体的马铃薯良种种植示范基地。何小谦说,这个基地以技术集成和高产示范创建为抓手,主推“黑色全膜覆盖+脱毒种薯+配方施肥+机械耕作+专业化防治”的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,实现马铃薯标准化种植。
近年来,定西制定了《全市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实施方案》,以种子种业、加工原料、商品薯基地建设为重点,推广“企业建基地”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等模式,加强良种良法的集成配套,通过统一优良品种、统一种薯消毒、统一配方施肥、统一种植模式、统一机械耕作、统一病虫防治、统一地膜覆盖,并推广脱毒种薯应用、配方施肥、地膜覆盖、间作套种、病虫害防控、机械化生产等先进实用技术,在全市7个县区建设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。
为优化种植布局,定西在南部高寒阴湿区,主要开展马铃薯主食品种种植及种薯繁殖;在中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干旱半干旱区,主要开展高淀粉品种及其他主食专用品种高产栽培种植;在洮河、渭河、漳河流域的河谷川水区,开展优质菜用型和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种植。
2023年,定西市马铃薯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240万亩;同时,马铃薯加工企业对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落实订单生产,建立加工原料基地35.5万亩。如此规模的标准化、订单化种植,一头连着上游的种薯产业,一头撑起下游的马铃薯精深加工产业。2022年,定西市马铃薯全产业产值达到225亿元,主产区人均马铃薯产业纯收入达到2500元。
宽粉塑品牌
定西宽粉火了!
“最近几个月,线下店里每天销售额超过1万元,线上直播每天也在500单左右。”走进位于定西市区的定西宽粉体验馆,展区摆满了各种口味的宽粉产品,销售经理董晓康笑着说:“到底有多火?听说最近加工宽粉的马铃薯原料都供不应求了!”
定西宽粉为啥会火?“起初,定西马铃薯宽粉因品质、口感较好,在兰州、北京、上海、成都等地的火锅餐饮中走红,深受消费者喜爱,加之形状较宽,由此得名,并出现在各地火锅菜单上。”在定西市委副书记温卫东看来,定西宽粉具备打造爆款单品的潜质。
温卫东介绍,定西宽粉的“宽”,不单纯指一款产品,还包括“韭叶粉”“细粉”“粉丝”等系列产品,“宽”体现的是陇中人宽厚的胸怀、宽阔的视野,寓意发展道路越来越宽。“我们研发的宽粉产品方便、即食,有广泛的受众和良好的口碑,特别是以香辣为口感的流汁宽粉,以清凉为特色的浆水宽粉等预包装单品下单率高、下单量大,为打造爆款单品奠定了良好基础。”温卫东说。
近年来,定西市依托马铃薯产业基础,“近学兰州牛肉面、远学柳州螺蛳粉”,以品质提升、品牌打造为核心,采取一系列政策“组合拳”,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已延伸到主食、方便食品等领域,特别是与马铃薯相伴而生的定西宽粉,由于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等成分,有着与众不同的“辣、滑、筋、透、香、爽”等特点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
目前,定西市有万吨以上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32家,加工能力达96万吨,形成了精淀粉、全粉、变性淀粉、休闲食品、主食产品等马铃薯精深加工产业链,其中,定西宽粉经营主体已经达到110家,产能达到10万吨以上。今年4月,“定西宽粉”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并在8月初正式发布区域公用品牌。
“我们最新研发的即食型土豆鲜粉像方便面一样,一泡就可以食用。”定西恒源淀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来喜说,企业与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,突破了“鲜粉保鲜”“马铃薯淀粉黏度大不易泡开”等技术难点,“一袋宽粉,看着简单,要想在市场上打出名气,离不开科技研发和品牌塑造”。
温卫东表示,通过近几年培育,定西宽粉已具备了吸引社会资本、全国龙头企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企业投资的条件。为此,定西将重点引进汤料包加工、配菜、产品研发配套、粉条加工和预制菜等领域的企业,聚力发展定西宽粉产业,持续进行延链补链强链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东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